血管栓塞影响血透,甚至威胁生命!多学科合作取栓,八旬大爷转危为安……

作者:|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2日| 人浏览

上周末,我院肾内科、血管外科、超声科多学科合作,顺利完成首台“超声引导下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溶栓+碎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图片

这是我院血管通路介入治疗的又一新突破,将造福更多的血透患者。

八旬大爷身患尿毒症

血透治疗遇问题

家住东阳江北街道的李大爷,今年已有84岁的高龄。

10个多月前,他因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来医院就诊。

为了血液透析治疗,在医院做了“左侧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

据肾内科郑欢欢医生介绍,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

其中,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是指用一人工材料制成的血管桥接于自体动脉和静脉之间,从而形成动静脉内瘘。

这种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会因血管狭窄而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发生的频率为平均每年每患者0.25-1.4次

手术后的李大爷恢复的很好,他也按时进行着血透治疗。

图片

自那以后,李大爷的生活没有因为病症而受到干扰,直到上周,新的问题摆在了李大爷的面前——他发现自己左侧人造血管的震颤消失了。

意识到异常的李大爷立即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李大爷的血管内形成了血栓。

郑医生介绍,血栓形成后,尿毒症患者就暂时不能进行透析,这就会导致液体和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对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威胁生命。

对李大爷进行溶栓、碎栓治疗刻不容缓!

多学科通力合作

顺利清除血栓

7月11日,经过术前讨论,医院肾内科,血管外科和超声科通力合作,由郑欢欢和王国浪医生共同上台,为李大爷施行“超声引导下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溶栓+碎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郑医生说,目前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形成血栓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大类。

其中,介入治疗可同时处理狭窄,解除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且简便、微创,能反复进行,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血液透析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而李大爷此次所做的在超声下进行介入治疗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较新领域,具有:

可同时显示血流及血管内外的结构及更多细节;

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血管穿刺,增加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

一般无需造影剂,避免了造影剂损害;基本无辐射伤害,保护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

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

术前准备完毕后,医生取李大爷左上肢人造血管动脉端中段为穿刺点,顺行置入血管鞘。

同时,超声评估显示李大爷的左上肢人造血管内全程血栓充盈,静脉流出道局部重度狭窄。

紧接着,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依次分段扩张病变段人工血管。

待超声评估动脉吻合口端、人造血管内、静脉流出道、贵要静脉血流通畅后,分别拔除两处血管鞘,穿刺点使用血管缝线缝合后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后,李大爷的“生命线”被再次打通,第二天便顺利进行血液透析。

医生介绍

图片

郑欢欢,肾内科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曾赴浙一医院,邵逸夫医院肾脏病中心学习进修,作为负责人参与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研究一项,东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研究一项。曾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主要擅长慢性肾小球炎,尿路感染,急、慢性肾衰的诊治。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领域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血管通路腔内介入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