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吃药方法危害大,一定要避免!

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06月30日| 人浏览

良药治病大家都懂,但良药如何治病却未必人尽皆知。

药品的服用方法和药品副作用是一个同等重要的命题,如果服用方式、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作了不合理的搭配,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危险。

 

掰着吃

有些人“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或想减少药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些药不能掰着吃:

有“缓释”、“控释”字样的。这类制剂是用特殊材料把药品包封在里面,让药品缓慢的释放,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同时也能把病情控制的比较平稳。

有“肠溶”字样的。这类药,包在外面的面粉能帮助药品不在胃内溶解吸收,如掰开服用,药物在胃内就开始溶解吸收了,不仅会对胃造成损害,同时也会降低疗效果。

躺着吃

身体抱恙,感到浑身无力,躺着睡,躺着吃,就连服药也躺着,这样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危害:

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

卧床的老年朋友,一不小心药品和水进入支气管或肺,引起肺炎。

正确的服药姿势:坐姿或站姿。

干吞

有些人为图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样做有以下危险:

一方面容易使药片粘在食管壁上,刺激食管粘膜还可能划伤食道,严重时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糜;

由于水量不够,药物溶解不充分会降低药品的疗效。

用饮料送药

服用药物最好选用温开水,水温以口感有点点暖或凉为宜,不用口感有点烫或热开水送服,这是因为药物大部分是化学物质,多数对热不稳定,遇热后容易分解或变质,大大降低疗效,如维生素C、消化酶类、活菌制剂和活疫苗等。

饮料送药的害处:

碳酸饮料的酸性会造一些药物的破坏;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钙,也会与含有金属阳离子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吸收;

茶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可以与很多药物发生作用。

“一把吞”

药师或医生有特殊交待的药品要分开服,切忌“一把吞”。如改善肠道菌群的活性制剂如什么什么活菌,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等,就应该避免与一些抗生素一起吃,因为这些抗生素可以杀灭这些活菌,影响它们改善胃肠道菌群的作用。

同时,还要根据药品的性质不分成空腹、餐前、餐中或餐后等不同的服药时间分开服。

要搞清以下概念:

空腹服用,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如左甲状腺素片;

餐前即服或餐中服用,是指餐前即刻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服用。如二甲双胍片可减少胃肠道及口中有金属味的不良反应。

饭前服,是指餐前30-60分钟服。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促胃肠动力药多潘力酮等。

饭后服,是指餐后30分钟服。一般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多建议饭后服用,因为空腹服用会加重胃肠道的刺激,例如布洛芬饭后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睡前服药,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例如安眠药,30分钟起效后能促使人快速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前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若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有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

顿服,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而不是每顿饭时服药。

眼药水滴在眼球上

在电视眼药水广告中看到滴眼药水是扒开上下眼皮,点在眼睛的正中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把眼药水滴在角膜上,会让角膜受到刺激,特别是儿童会很难受。

专家教你滴眼药:

1先洗手;

2再仰卧,用手指轻轻扒开下眼皮;

3将药液滴入扒开的下眼皮和眼球之间。一般每次滴1-2滴,每天3-5次;

4用手指压住内眼角一分钟左右,以防止药液顺着鼻泪管流入鼻腔。

上眼药水的注意事项:

避免药瓶与患眼接触;

瓶盖要朝上放,避免污染药液。

白天用眼药水,夜间可用眼膏。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眼药水,应间隔5分钟以上滴,否则第二种药物会将第一种药物冲洗掉,两者之间也可能发生反应而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