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竟是因为这种危险的毛病!1月龄童进了手术室……

作者:|发布日期:2020年05月04日| 人浏览

宝宝吐奶,对于新手家长而言,是很常见的事,只要家长帮孩子拍后背,宝宝打出嗝就能缓解。

图片


可是东阳有个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可可(化名),出生时有7斤多,白白嫩嫩的,却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频繁吐奶,每天吐奶有个四五次,一个月体重几乎没有增长,所幸经过手术,可可不再吐奶,今天已经顺利出院了。



宝宝频繁吐奶 体重不增

一个半月前,王女士(化名)和丈夫迎来了他们可爱的女儿。“孩子刚出生时有7斤多。”王女士说,可可刚出生时,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长势极好。


谁知,20天后,可可突然出现吐奶的情况。作为新手的王女士和丈夫并没有担心,在他们了解到的育儿知识中,吐奶是宝宝常见的情形,所以每次喝过奶,他们都会把宝宝竖起来拍后背。

图片


可没想到的是,可可吐奶的情况并没有缓解,一天吐奶次数达到了四五次,大便量也减少了。还是有丰富知识的奶奶觉得可可这个情况不对劲。


为了安心,一家子带着刚满月的可可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诊间。经过B超检查,可可初步确诊为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


幽门是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部位,幽门狭窄会导致食物无法进入十二指肠,会一直在胃中堆积,如果时间久,会使患儿胃增大,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

图片


“这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从发病到严重,就是几天的时间。”东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亮说,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最早发生于生后15天,也有延迟到2个月左右才发生呕吐的。


手术解除风险 可可健康成长

陈亮表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早期表现与普通的溢奶很相似,但随着时间延长越吐越厉害,最厉害时会从鼻口喷射出来,医学上称为喷射性呕吐,时间长了,孩子的身体电解质会发生紊乱,营养也会出问题,小孩就会脱水、消瘦,如果不及时就医甚至会危及生命。


当可可送到医院时,除了有吐奶、大便量减少的情况,还没有出现严重的症状。“但如果不治疗,患儿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陈医生说。



经过严谨的术前讨论,医生给出了两种手术方式,一是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一是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腹腔镜下手术有穿孔风险,或切开不完全,梗阻解除不彻底。



经过慎重考虑,王女士和丈夫觉得还是彻底手术更安心。

图片


第二天,可可的手术开始了,主刀医生陈亮在可可的幽门管处发现了3cm*2cm肿块,质硬色苍白。于是在在幽门管无血管区纵向切开浆膜层,用幽门钳撑开幽门环肌,厚约5mm。



“幽门出口不梗阻了,孩子的病就好了。”陈医生在病房和王女士夫妻俩说。



手术后第二天,可可就不吐奶了,胃口也好了起来,也不哭闹了。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症状

患儿刚出生时多无症状,吃奶及大小便均正常。



呕吐是该病早期主要症状,多在生后2-3周出现,呕吐症状出现的早晚与幽门肌肥厚增生的轻重、幽门管腔的狭窄程度有关。



该病的呕吐是典型的有规律的进行性加重。一般开始时为食后溢奶,偶有呕吐,几天后呕吐频繁,几乎每次喂奶后当即或数分钟后均吐,并逐渐由一般性呕吐变为喷射性呕吐,剧烈时可喷至数尺以外。



吐出物多为奶块,并有酸味,少数呕吐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



陈医生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吐奶次数明显增加,且无法避免,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