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现场,你要是这样做,能让伤员活下来!

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06月09日| 人浏览

如果发生车祸,有人受伤了,你该怎么办?除了打12012122急救电话,你还能做什么?

 

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唯一能够让伤员活下来的人,因为生命的抢救争分夺秒,因为医生赶到还需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

 

但是,你敢现场急救吗?你会现场急救吗?

 

请东阳市人民医院脑外科的方军康副主任医师告诉我们,怎样进行能够让伤员活下来。

 

现场急救,能让伤员死亡减少一半多
 
 

 

 

据统计,在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中,事故发生后第1个小时内,伤员在现场死亡的人数最多,占死亡总数的一半。

 

在我国车祸所致的重型创伤伤员中,没缺氧和低血压者死亡率27%,有低血压的为60.%,既有低血压又有缺氧的,死亡率高达75%。收缩压低于60mmHg的脑外伤病人死亡率达97%。

 

有统计表明,未进行现场急救的300个重型脑外伤病人中,82%死亡。而进行现场急救的死亡率才28%。因此可以看出现场急救对抢救生命是很重要的。

 

 

有多少人会做现场急救

 

 

有人作过调查,在一个二线城市的4个居民区的几万中,有98%的人遇到过需要现场急救的事件,但是,只有4.2%的人听说过现场急救,居然没有一个人参加过现场急救的培训。

 

这就是为什么现场死亡人数会这么高的原因。

 

不要等急救车就要开始抢救

 

为什么不能等120到场进行急救呢?

 

因为,从打电话发出呼救信号,到伤员获得救治的时间普遍在1.5-2.0小时左右,这是全国统计数据,交通比较发达地区或120完善区域时间要短些,但即使在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多在10分钟以上,在日本东京也需5分30秒。

 

但生命不等人,一旦大脑缺氧4-6分钟,脑神经细胞就会出现不可恢复的病理改变,而进入脑死亡,以致失去抢救希望。

 

由此,等急救医生来进行抢救,有时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现场急救不难,只需要——
 
 

 

现场急救原则: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重点了解病情

3、系统简要检查全身情况

4、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

5、迅速脱离现场,转送医院。

 

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观察现场环境,注意事故现场的范围,人数,是否有潜在的危险,这一点很重要。如可能发生的爆炸,失火等。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不然,不仅不能抢救伤员,反而使自己受伤。

 

如果现场有危险,那就需要把伤员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再进行急救。

 

 

查看伤情——六看

 

1、看呼吸情况

2、看意识状态

3、看有无伤口

4、看有无出血情况

5、看肢体是否能活动

6、看有无呕吐和抽搐等现象。

 

六大针对性抢救
 
 

 

这时,体现抢救者专业性的时刻到了。

 

1呼吸不好——人工呼吸

 

 

 

如果病人呼吸不均匀,减弱或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以心肺复苏。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术是人工呼吸中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需特殊设备,操作比较简单。一般人都能掌握。

 

2伤口出血——加压包扎

 

 

 

头部出血————

如果头部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加压包扎止血方法,如果有消毒急救包,那就用消毒急救包压迫伤口,再用绷带缠扎。如果你看到有大血管在镖血,可立即用手或手指暂时压迫伤口止血。

 

四肢伤口出血——

可用无菌绷带加压包扎以并止血。

 

尽量避免环扎式包扎,因特别用力加压包扎后可能发生肌肉或神经干的缺血性坏死。但有一种情况除外,如果有肢体大动脉损伤出血严重时,应用环束式包扎或橡皮止血带止血,但必须使用软物衬垫,并记录使用时间。上止血带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5h。如果要继续使用,应每膈1-2h松解止血带1次。

 

如果没有消毒急救包,可用清洁,质地比较柔软的布料进行包扎。

 

3伤口包扎四要点

 

 

1、快,发现,暴露伤口快,包扎快。

2、准,包扎部位要准确

3、轻,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流血和疼痛。

4、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宜,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伤口里有异物、血块、骨片时,不能轻易移动,以免引起大出血。

 

4头部有脑组织流出,怎么办?

 

 

 

如果病人头部有如豆腐一般的东西从伤口流出,就要警惕是脑组织,此时要格外小心,应当用2-3个急救包或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也可以在伤口周围垫上纱布,再用消毒的小容器,比如小碗或小方盒覆盖在膨出的脑组织上,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

 

5耳鼻出血,不能填塞

 

 

如果脑外伤病人出现鼻腔或外耳道出血,那就考虑是颅底骨折,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填塞,不然会引起血液倒流引起颅内感染或迟发性血肿,而致病情加重。一种情况例外。

 

如果伴有鼻腔大出血的情况,难以及时准确判明,病人往往因大量出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油纱布和盐水纱条填塞。

 

6呕吐——掌握六要点

 

 

 

神志不清者常因呕吐引起窒息而死亡

 

所以,如果有呕吐,抢救者应当:

 

1、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

 

2、若病人牙关紧闭,要用开口器或木棍撬开下颌,放置牙垫再清理口腔。

 

3、有时用手压挤病人气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咳出,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4、病人因昏迷、肌肉松弛、舌后坠导致咽喉部阻塞,从而发生呼吸困难。此时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托起,暂时使呼吸道通畅;

 

5、也可改变病人体位,使其侧卧位或侧俯卧位,都能有较好的效果。在转送病人过程中,保持这种体位特别重要,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6、但对深昏迷的病人,可在病人口中放入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也可用舌钳或缝针粗线穿过舌中缝将舌牵出口外,这样做效果最好。

 

转 送
 
 

 

 

运输途中最怕颠簸

 

如果在边远山区发生这种情况,没有急救车,该如何选择转运工具?

 

汽车运送,对病人最大的威胁是途中颠簸、摇晃震动。颠簸一方面影响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甚至引起衰竭,另一方面加重脑水肿或引起颅内出血、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发生脑疝,导致病人死亡。因此,要加强防震措施。

 

解决方法

 

1、选用防震功能比较好的汽车;

2、如用普通客(货)车转运,车厢内要装上一定数量细沙,平铺在车厢板上,可以加重车厢内重量,有一定的防震功能;

3、担架上加厚被褥或铺设厚的海绵垫;

4、用绳索把担架悬吊在车内,两旁有护送人员扶稳,可减少震动、颠簸。

 

昏迷者应侧卧转送

 

伤员转送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平卧。但对昏迷者,呼吸道不通畅,且易发生呕吐,宜采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借重力使口内分泌易于流出。当病人发生呕吐时,胃内容物也易于排出,防止误吸入气管内而发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