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前检查宝典 想生的赶紧收藏!

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3日| 人浏览

孕前检查对于每个准备生孩子的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小孩们都要打预防针一样,而孕前检查的作用就是给胎儿打“预防针”,通过专业的孕前检查我们能够保护好胎儿的健康,让胎儿远离疾病,实现优生优育。

不过,孕前检查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该做哪些,不需要做哪些,哪些又是需要重点检查的,应该根据备孕女性自身的身体状况有的放矢,有侧重、有区分的对待。东阳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卢希平主任医师,根据多年的行医总结,将备孕女性归结为“五种美女类型”。

 

“新婚燕尔型”美女

新婚燕尔,很多年轻女性都会犯一个错误,仗着自己年富力盛,就很自然的认为生一个健康宝宝是水到渠成的事,又缺乏生育经验,而且盲目自信,错过或者忽视孕前的检查,殊不知风险便藏匿其间。

孕前重点检查:

夫妻双方全面的常规体检

医生有话说:在一般身体没有其他问题的前提下,对于头胎年轻女性,建议进行常规体检,然后再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加强骨盆肌力量,同时,保证每天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拒绝烟酒,均衡摄入营养,保证轻松的心态即可。

 

“微胖型”美女

是“胖玉环”,是“瘦西施”,现代医学认为过胖或过瘦的人,都会影响正常怀孕。更加苦恼的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女性,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造成不孕。

孕前重点检查:

夫妻全套生化检查+全面常规体检

医生有话说:对于过度肥胖的备孕女性来说,“瘦下来”是首选办法,通过饮食、运动调节等方式调理女性的身体状况,确保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孕育宝宝。但是,如果女性一旦确认怀孕,可就不能再随意减肥了。

 

“有流产经历”的美女

有过流产经历的女性,不论是“年轻不懂事”后人为流产的,还是由于自己身体原因“为娘今世与你无缘”的,更有甚者是“老毛病犯了”的,都要加倍珍惜再孕的机会。因为有“前车之鉴”,稽留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女性应当在术后至少半年才能再次怀孕,如果子宫内膜和宫颈口没有完全的恢复,很容易导致再次流产。

孕前重点检查:

染色体检查+铅及职业毒物检测+凝血功能检查+激素测定检查+流产免疫系列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糖代谢+碘、精液测定+宫腔镜检查

医生建议:有过上述情形的备孕女性,在进行孕检的时候,应该主动将自身的流产相关事宜告知医生作为参考,如流产原因、流产的时间、是否有后遗等。如果女性患有妇产科特殊病如不孕、习惯性早流产、分娩先天畸形儿史、不明原因停胎、新生儿死亡史等,女性都必须进行相关检查,分析其中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再次流产。

 

“月经不调型”美女

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需要分清跟“大姨妈”的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正常的:是婚前处女时期,还是婚后由妇科病史引起的?两者区别甚大。处女时期的月经不调容易调理,婚后怀孕的几率也很高,而由妇科疾病导致的月经不调,则可能是不孕的征兆。

孕前重点检查:

卵巢功能检查+垂体功能检查+染色体检查+ B超检查

医生有话说:对于女性来说,月经不调多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系统的某些问题而引起的,中枢、卵巢、子宫,都有可能影响到女性每月的“心情指数”,一旦发现月经不调,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越拖越严重。

 

“高龄二胎”美女

医学上定义超过35岁以上生产者为“高龄产妇”,女性从3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生育力减退的加速期,此时如果想“再添丁”,无论是自然受孕能力还是辅助生育受孕机会均明显下降,而且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适龄产妇。

孕前重点检查:

二胎孕前检查除了常规孕前检查项目外,1.要重点检查卵巢功能;2.更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情况;3.检查是否有盆腔炎;4.不可忽视血型检验。

医生有话说:现在二胎放开,许多70后也在赶这趟末班车,本身年龄就大,卵巢功能差,内科疾病合并症多,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已经没有折腾的时间,所以系统的孕前检查和评估就非常重要了,一旦发现这些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怀孕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