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秀党员风采——应争先 公立医院改革的领头人 人民健康事业的好管家

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5日| 人浏览

6月30日,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杭州举行。省委书记夏宝龙代表省委向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并向获得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颁发荣誉证书。

 

东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应争先作为浙江省优秀党员,出席了庆祝大会,并戴着大红花走上台前,接受了省领导的表彰。

 

据悉,此次获评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的,东阳只有2名。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应争先同志多年来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又一次肯定。

 

他在医院管理领域探索和研究20多年,在全国率先推进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引入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新成果,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制度框架和管理策略,在人事分配、绩效考核、成本管理、人才培养等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应争先同志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授到表彰。

 

公立医院改革的领头人 

1993年应争先作为副院长参与了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国内首例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尝试公立医院政事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体制。在此后的20年里,不断维护、完善董事会管理体制,使之成为新医改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 被《健康报》誉为“医疗领域的‘小岗村’”,改革内容被吸收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医院被浙江省卫生厅列为公立医院改革“样板”。

 

应争先同志向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医院情况 

作为医院管理专家,应争先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等杂志上发表了20余篇管理论文,主持完成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改革实践研究》获2010年度首届中国医院管理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

应争先(左)陪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中)视察市人民医院

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干部培训,受邀飞赴全国各地,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讲授管理课程逾百场。2013年主办了全国性医院精细化管理学习班,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者赶来听讲。2014、2015年两年,他又在东阳主办了12期浙江省精细化管理培训班,推进了全省医院管理水平的普遍提升。2016年,东阳市人民医院被列为浙江省医院管理的三大培训基地,对全省医院管理干部开展为期两年的培训。

 医院精细管理的好专家

 

作为院长,应争先善于创新,在院内设立门诊平均处方值、门诊平均费用、住院床日药品费用、药品占比等指标“红线”,控制医药费用;独创“二次谈判法”、“三条红线法”、“分级授权法”等降低药品采购价。其做法和成效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健康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桑国卫副委员长对医院的评价是“很欣慰,很有启发,很不容易”。健康报在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精细化管理助推公益性回归——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改革发展纪实》,作了深度典型报道。

 

应院长正在办公

 

应争先积极倡导优秀的医院文化,提出了“为民办院”的宗旨和“低成本、广服务”的理念,在全院构建优质服务体系,与台湾、新加坡等先进地区的机构合作,开展管理、服务、技术培训,使全院干部职工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他还着力引进丰田生产方式、品管圈等先进管理工具,用于医疗和工作流程改造,大幅度促进了医疗和服务质量的进步。

 

 

应院长正在讲课

应争先推行开展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推行出院病人月讨论、缺陷上报和月整改等制度。在他的倡导下,医院利用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电子监控和分析,质量监管部门和科室互动,做到了实时、快速、便捷、准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在应争先的推动下,市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严格而富有成效,该院的医疗质量指标成为浙江省医疗质量标准。

 自应争先担任院长以来,市人民医院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床位数由450张增加到1650张,年门诊病人数从35万增加到158万,年住院病人数从1.47万增加到6.5万,国有资产从1.5亿元增加到9.5亿元,医院的规模、技术、声誉等跻身全国同类医院前茅,社会综合满意度持续攀升,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称号,跻身浙江省卓越经营奖、金华市政府质量奖。应争先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荣获“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