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05月31日| 人浏览
5月29日是“横马·磐安”生态马拉松比赛拉开序幕的日子。选手们摩拳擦掌,志愿者们也热情满满,他们穿着鲜艳的运动装备,整装待发。但人群中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却显得更加惹眼。
“你们是医生?还是只是比赛选手,要穿着白大褂玩行为艺术?”一名选手忍不住问。
“我们是来自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志愿医疗团队,您可以看看我们的介绍。”一名物理治疗师说,随即给周围的选手发起了传单。
选手们纷纷接过宣传单,看了起来。传单上印的,是从专业角度宣传的运动保护知识,让选手们觉得很受用。
随后,这些由东阳市人民医院的康复师组成的医疗团队,用他们的形式开始了对磐马的助力——他们要用医学专业技术,在这里帮选手们放松肌肉,承托关节,指导他们避免在跑步中受伤;还要在比赛中、比赛后为选手们疗伤!
确实,马拉松作为全新的生活方式,如此突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体育爱好者们有多少人敢说,他们了解这项运动,他们知道怎么做能够保护自己的肌肉和关节不受损伤?
还真不多,还真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这就是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帅治疗师们助阵磐马的出发点。
比赛开始前:为运动员上“加油鼓劲贴”
比赛开始前,该医疗团队服务点里就挤满了人。
物理治疗师们有条不紊地根据参赛选手们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地赛前指导:全身的放松、热身,并为他们贴上肌内效贴以预防高强度运动后可能造成的运动损伤。肌内效贴技术在操作上要求严格,正确的贴法在赛前可以有效放松肌肉,承托关节。赛后达到消肿、治愈肌肉疼痛,降低肌痉挛,防止运动伤害的作用。“服务期间,我们发现有部分运动员,尤其是职业的跑者,甚至是带‘伤’上阵,既有近期扭伤的,又有运动后经常出现疼痛的,大部分都是由于肢体力线的偏离造成的。”康复医学科杜深星说,这些人我都建议他们赛后来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不然继续带伤运动,只会损害身体。
许多选手被贴上了“防护”贴,比赛开始后,他们感到跑起来似乎更加顺畅。
比赛结束后:选手为物理治疗师点赞
随着时间的推进,马拉松的参赛者们陆续完赛。
但是,许多人都受了伤——小腿抽筋,脚踝扭伤、膝盖酸痛,大腿肌肉疼痛等运动后状况层出不穷。
此时,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团队的服务点就派上了大用场。
当受伤的运动员一瘸一拐陆陆续续挤进服务点之后,治疗师开始施展身手。
治疗师们先根据选手的伤情,为他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然后,他们用纯熟的手法,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新的先进的技术,如肌筋膜技术、肌肉能量技术(MET),以及肌内效贴急性期贴扎技术,只需要2-3分钟时间,就能让选手们放松痉挛的肌肉,缓解疼痛,还能进一步在整体上重塑身体的平衡。这些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按摩、牵伸,能够更快速、更有效、更轻松、更舒适、更安全地处理选手存在的问题。
短短的时间内,服务点再次聚集了一大批选手,因此也有了接下来的场面。
此次服务,汗水夹杂着雨水,但治疗师们的内心充满了被肯定的喜悦。“不酸了”,“不痛了”,“好一点了”,“不抽了”,“太谢谢你们了”,“横马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来”……,这样再累也值得了。
尤其是一位赛前第一个接受我们服务的美女,跑完后还特意过来向我们表达她的喜悦和感激。她说:“我感觉真的好有效,我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跑起来轻松了不少。太谢谢你们了。”
此时,选手们对团队的肯定就是最大的收获。
马拉松是一项运动,跑马拉松是一种态度,而用最好的技术让体育爱好者运动后零伤害是我们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团队的宗旨。
PS:本团队位于东阳市人民医院门诊4楼康复医学科。
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担任浙江省中医药康复学会和浙江省针灸学会委员。技术优势有:生物反馈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肌肉收缩、放松训练,提高患者控制偏瘫肢体功能;神经肌肉关节阻滞技术治疗疼痛;关节腔注射技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玻璃酸钠针);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间歇导尿技术)等。
< 上一篇:护士节——记人民医院的17位“男”丁格尔[ 05-17 ]
下一篇:全国27个城市的医院高管聚在我院,这是要干什么?[ 06-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