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咯血40年,杜医生一针断病根

作者:|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1日| 人浏览

脑子出血?大口吐血?车祸受伤大出血?……在以前的医疗条件下,这些病很可能就要了人命。现在,有一种叫做“介入治疗”的技术,能够在很多情况下救人一命,包括抢救各种原因出血的病人。

 

可贵的是,在其他方法感到非常为难的时候,病人的生命可能已经在生死边缘游弋。这时,介入技术能够站出来解决问题,就显得特别有价值。

 

东阳市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杜海军是这方面的资深专家,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经他之手抢救回来的生命已不计其数。

 

说起介入治疗,杜海军如数家珍。他说,介入是一门新兴的医疗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很多疾病的标准治疗手段和首选治疗方法。

 

大出血的病人可以这样形容:奄奄一息、岌岌可危、危在旦夕、摇摇欲坠,而此时的救治就是刻不容缓、间不容发、迫在眉睫,如果拯救成功,是可以用死里逃生、九死一生来形容的。

 

见笔者这次关注的是“介入止血”,杜海军说,介入治疗大出血,有明显的优势,一名有经验的大夫,做一个小小的穿刺,把一根细管子插到出血的血管处,就能止血。关键是要迅速把有问题的血管找准、定位,而且有针对性的把它栓塞住,让它不能再出血。

 

杜海军主任随口举了他自己经手的三个案例,把“介入止血”的故事讲得很生动形象。

 

 

病例一
 
 

“林妹妹”咯血40年,杜医生一针断病根

 

《红楼梦》中,“林妹妹”生下来就有“不足之症”,也就是说患有先天性疾病,整天病蔫蔫的,咳嗽、食欲不振、消瘦、咳血。

 

10月29日,市人民医院急诊室也送来了一位“林妹妹”,不过这位“林妹妹”年纪不轻,是位老太太,她反复咳嗽、不间断咯血,长达40余年。这一次,张老太一口气吐了足足一斤血,家人慌了神,赶紧把老人送进东阳市人民医院。

 

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在古代是不治之症,而到了现代社会,大部分肺结核都得到了治愈,但是,现代人仍然会承受着和林黛玉一样的痛苦:咳血。

 

咯血的原因很多,医生根据病人张老太的描述,结合病史及各项检查,考虑是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医生解释,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了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张老太在患病40余年间,能熬就熬,见血吃药了事,日积月累,最后积重难返,一口鲜血吐了足有400多毫升

 

张老太一次性咯血400ML,用单纯用药物控制明显已经“无能为力”,老太太又久病体衰,身体素质相对较差,难以承受开放手术,这个时候,采用精准止血——微创介入治疗或许能收到奇效。

 

介入科主任杜海军赶到急诊,经相关检查确诊后,就动手了。杜主任将一根约2毫米粗的导管,经股动脉穿刺,在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后,观察发现左侧支气管动脉增粗紊乱,结合CT表现,决定行左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经微导管进入左侧支气管动脉,注入500—700微球、弹簧圈,栓塞病变的支气管动脉,瞬间血止,拔管加压包扎,病人安返病房。

 

整个治疗过程患者在局麻的状态下无任何痛苦,术后只留下一个针眼,病人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困扰张老太40年的病被连根拔除。

 

 

病例二
 
 

“夜宵哥”大出血,休克

 

张老太咯血(也称咳血)多年,是呼吸道上引发的病变,而作为介入医生为患者做介入止血,还会经常跟消化道“打交道”,通常,消化道的出血更加凶险、危急。

 

25岁的阿兵没有固定工作,作息不定,有一餐没一餐的,唯一准时的就是到点了就会吃宵夜,烧烤、麻辣烫无一不是最爱。年复一年阿兵吃出了问题。

 

今年8月份的一天,吃完夜宵不久,他就觉得肚子痛,上厕所竟发现便里有血。之后的几天,血便越来越多。在又一次大量拉血便后,焦急的家人把他送到了东阳市人民医院。

 

入院时,阿兵已经出现休克,血压仅有50/32mmHg,可谓命悬一线。

 

时间就是生命,杜海军主任第一时间赶到急诊参与抢救。

 

经股动脉进行穿刺,为阿兵实施血管造影检查。经过对各条肠道动脉的精细插管造影和甄别,终于发现了一条有活动性出血的动脉,大量的血正涌入肠子内。情况十分危急。

 

杜主任快速用导管将出血血管栓塞住,止住活动性出血,血压很快回升到了正常。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在肠系膜上下检查一遍,没有发现新的出血点,出血被成功止住。

 

阿兵渐渐意识清醒,转危为安。

 

在临床急诊中,像阿兵这样的大出血病人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大出血病人的病情往往十分凶险,由于大量出血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给患者迅速止血,如果抢救不及时,将很快危及病人生命。

 

 

病例三
 
 

小伙遇车祸,骨盆大出血

 

2014年的一场抢救,跟随着杜海军主任一同手术的楼文杰医生,仍记忆犹新。那天,师徒俩刚完成一台介入手术,就接到急诊部打来的电话,要求紧急会诊。听着电话那头急迫的声音,楼医生知道情况不妙。

 

回想起当时在手术台的30分钟,楼文杰用“与死神赛跑”来形容。

 

患者小蒋在骑车的时候发生了一场交通意外,导致骨盆骨折。到医院时,小蒋出现脸色苍白,神情呆滞,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腹部CT显示,小蒋盆腔内有一个大血肿——这是由于骨盆骨折损伤血管或脏器引起的出血,情况十分危急。

 

但是,困难的是,骨盆出血无法压迫止血,即使立即手术,也因为情况复杂,可能连出血的位置都找不到。

 

这时,介入医生又一次当仁不让。

 

躺在手术台上的小蒋生命微弱,又由于骨盆处的血管迂回曲折,大大增加了导管通入的难度。杜主任担心自己“动手”太慢而失去抢救的机会,潜意识告诉他,必须抢在病人休克死亡前完成手术——

 

一次穿刺成功,找准位置,注入栓塞剂,掐断总闸。动作干脆利落。

 

每栓塞一次,病人血压就上升一点,最后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

 

介入团队凭着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硬是把小蒋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

 

 

介入还能治很多病
 
 

 

看了上面的介绍,也许有人会说,介入科难道只是“止血科”?

 

完全不是的。东阳市人民医院的介入科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治疗手段也很多。东阳市人民医院的介入科能治疗以下十类病

 

1.肿瘤,以及肿瘤引起的骨转移;

2.肿瘤引起的食道、气管等管道狭窄;

3.肝血管瘤;

4.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

5.子宫肌瘤;

6.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7.前列腺增生;

8.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病;

9.股骨头坏死;

10.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