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赴台湾学习手记

作者:吕云霄|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人浏览

  时隔一年多,再次来到台湾,熟悉的布置、熟悉的家具、熟悉的味道,一切还是老样子,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没有网络了-突然之间变得很不习惯。还好,台湾人民比较厚道,没过几天,荣总的老师就帮我们搞定了,同时,这一次对我们开放了医院内部WIFI!
  这一次,我依然还是在一般外科。一般外科每位主治医师的专长不同,我的带教老师-余政展医师主要的方向是肝胆胰及胃肠外科,但同时对乳腺外科也有独特的见解。在学习的第一天,因为老师要出门诊,所以就带着我一起去了门诊。
  台湾医生的门诊和我们内地的门诊模式有着天壤之别。在台湾,门诊大部分病人都是来复查的,所以相对来说就诊时间较短,平均1-2分钟时间。每一位主治医师门诊时都会有一位护理员在边上协助,主治医师只要下好医嘱,后面的工作,包括开立申请单打印、交代病人注意事项都会由她协助完成。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主治医师的时间。同时,台湾医师的门诊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决定门诊的具体时间,所以可以发现有时晚上11、12点还在看门诊。
  经过这么几天的学习,我们外科的几位学员都发现一个问题,同样也觉得很困惑,台湾的肿瘤手术病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举例来说,荣总一年大肠癌手术500多例,肝癌700多例,胃癌500多例。这当中一部分原因是台湾肿瘤筛查率较高,早期发现病人较多;另外,台湾的病人在住院过程中,会经常接受输血治疗,因此肝癌的发病率会上升,还有就是可能与饮食等有关。但是仅仅是这些原因,不可能会导致这么多的癌症手术例数,要知道整个中部地区大约300万人口,有包括荣总、中医药大学及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等在内3家医学中心,另外还有很多地区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两地医生、病患对于疾病的治疗、预后的理念不同,究其原因,还是和国民素质有相当大的原因。
  台湾医师对手术的态度非常严谨,在一般外科手术室,每台肝脏手术常规备有术中超声,而且在手术记录中,必须附上术中超声的资料。手术过程中,所有人员,除了交流病情以外,很少会有其他对话,巡回护士对主刀医师的遵从性很高。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荣总医院所有的器械都是最潮的,在一般外科手术室中,常规备有所有型号的Harmonic超声刀、Hem-o-lok、所有的腹腔镜手术都配有双屏幕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在台湾的医疗模式中,都是以人为本,以医疗质量为中心。

  这一次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们的手术预约系统。主治医师可以在门诊给需要手术的病人预约好手术,告诉他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开刀,什么时候出院。荣总的外科周转很快,这其中得益于完善的门诊服务体系,对于一般手术病人,例如LC、疝气这样的,一般都在开完刀第二天出院,切口的照护、术后的随访全部在门诊完成。这在我们大陆,或者说在我们自己医院很难做到。这需要患者的理解、配合以及完善的门诊体系。在台湾,一般很少有患者会主动提出:我想要挂点什么液体。他们的依从性很高,不会有过多的要求。另外,患者在术前所做的检查、检验在手术前都是承认的,不需要反复的检查。          

  荣总医院门诊的CT结果要一周出报告,所以主治医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自己来解读影像学资料。而且他们的检查阳性率很高。

<  上一篇:我院职工捐13万爱心款救助患病姊妹[ 10-29 ]

下一篇:院内秋浓花正艳[ 10-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