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可以让孩子长得更高

作者:许芬|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9日| 人浏览

  “谢谢黄医生,孩子6个月里长高了9厘米,真是太神奇了!”昨天,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义乌市江东街道的刘女士拉着黄卡医生的手,连声道谢。
  刘女士的女儿小薇刚刚5岁半,上幼儿园,因为身材偏矮,比班上的同学矮了一截,常常因受人欺负而不愿上学,让刘女士很苦恼。去年底,刘女士偶然得知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有“让孩子长高”的专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主诊医生黄卡副主任医师。
  经测试,小薇“身材娇小”的原因,是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于是,黄医生给孩子制定了治疗方案。第一个月,孩子就长了3厘米,现在,6个月过去了,孩子的身高竟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下子从104厘米窜到113厘米,足足长了9厘米,孩子不赖学了,座位也从教室的第一排移到了第3排。
  “在身高偏低的人群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增高’的,这对于那些因身高原因被列入‘三等残废’的帅可靓妹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说起自己的专业,黄卡医生充满信心和自豪,“一个身高一米六左右的成年人,如果年幼时给予治疗,长到一米七以上肯定没有问题”,她说。
 
  谁偷走了孩子的身高
 
  有许多人因为身高问题而苦恼。为什么现在孩子营养很好,身材却还会长不高?为什么有的父母是“高颀长”,孩子却变成“矮顿挫”了呢?这是困扰许多父母的伤心事儿。
  身高低于多少算矮小呢?黄卡解释说,医学上的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地、同种、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她拿出“年龄身高对照表”举例说,10周岁男生平均身高是140.2厘米,减去2个标准差是128.7厘米,那么,低于这个值的人,就是矮小症。
谁偷走了孩子的身高?医学专家的解释是,疾病是孩子长不高的罪魁祸首。
  “大约有一半矮小症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另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以遗传因素为主导,”黄卡说,导致身材矮的因素众多,可以分为内分泌缺陷、非内分泌缺陷和其他三类,其中以前两类最常见。
 
  医学可以让孩子长得更高
 
  据统计,我国就诊儿童中家族特发性矮小占27.0%,表明近3∕4患儿都可以从医学中找到引发其矮小身材的原因,通过及时就诊,尽早对症治疗,绝大部分患儿还是能长到理想高度的。 
  “内分泌缺陷主要以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激素缺乏为主,”黄卡说,“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其他都可以用医学方法调节,而遗传因素只占身高因素中的四分之一”。
  针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治疗方法是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补充适量的生长激素。
  黄卡指出,补充生长激素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1、甲状腺功能减低;2、出现血糖波动;3、促进细胞分化。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此外,生长激素治疗并不会影响孩子正常的青春期发育。
  黄卡说,小孩五至七岁时,是长高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期。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映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小。
  黄卡提醒说,家长发现小孩身高出现问题,或者是生长速度过慢,如<2岁儿童<7cm/年、4岁半至青春期儿童<5cm/年、青春期儿童<6cm/年,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