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临床医学,实现个人职业梦想

作者:|发布日期:2013年06月24日| 人浏览

  6月10日,高考刚刚结束,东阳二中的应届毕业生金俊杰同学就根据自己的考分估计,郑重其事地和父母商量起了志愿填报的事儿,最后父子达成一致——首先考虑浙江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遭遇“最难就业年”的今天,志愿填报是高考结束后生和家长们最犯难的事情之一,兴趣爱好、就业前景、职业发展都令人纠结。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填报医疗护理类专业的考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都很好,尤其是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未来较长时期,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市人民医院院长应争先说。他每年亲自主持全院150 名以上的新职工招聘,情况很清楚。
  “医生的职业让人羡慕,就业选择余地又大,待遇也不错,如果儿子毕业后能够到人民医院这样好的医院工作,家里人脸上也有光,”金俊杰的父亲对笔者说。
  对于青年考生来说,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能是填报志愿最先考虑的要素。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位,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健康的需求也更加关注。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医生的需求大增,医生的社会地位也将越来越高。
  单纯从就业比例看,临床医学专业也很有吸引力。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本科专业门类中,医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6.2%。同样,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也是最低的,为3.1%。
  在东阳,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在未来5年,我市对临床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大。据透露,市人民医院规模将从目前的1400张床位扩张到1800张床位,城区还将新建江北医院,设置床位800张,这些医生将逐年在毕业生中招录。
  许多考生还十分看重未来职业的“经济前景”,这一点,临床医学专业同样表现不俗。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医生总是处于收入最高的阶层。国内也是如此,在香港,医生初入行时的平均月收入就超过5万港币,拥有10年工龄的医生的月收入约10万港币。在台湾,医生年薪总体保持在百万新台币之上(折合人民币20万—30万),是社会平均工资的5-10倍。在大陆,近年来医生的经济待遇快速提升,有向先进国家靠拢的趋向,以东阳市人民医院为例,10年以前,这里的医生工资收入与本地公务员的收入基本没有差别,现今,东阳市人民医院骨干医生的收入,至少达到了本地公务员收入的3倍以上。
  “高考分数在550分以上的考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是非常合适的”,应争先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