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白内障手术,为什么有的人术后视力很好,有的人术后视力却不理想?

作者:|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4日| 人浏览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跟很多因素相关,比如患者的眼部条件,患者的手术方式,患者植入的人工晶体等等

第一,就眼部条件来讲,可以我们的眼球简单比喻为一盏灯,白内障手术就是给患者换一个灯泡,那么我们说灯的亮度不仅与灯泡有关,还跟灯的电线有关。如果灯的电线不好这盏灯的亮度肯定就不理想了。我们眼睛里面的视网膜视神经就可以简单的比喻为电线,如果这些部位存在病变,功能不好就会导致术后视力恢复不佳。

第二,白内障手术最早是针拨术,以前医学技术不好,等患者白内障老到看不见了用一根针把白内障拨断掉下去光线重新进入眼睛,患者获得手动或指数的视力就觉得重见光明了,我们的毛主席就是做的这种手术。后来发展了大切口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达到5-6mm,什么概念呢,就是眼球黑眼珠将近一般大小的切口,然后把白内障取出来,再放入一个人工晶体,最后把伤口缝合起来,恢复好以后还要拆线,发展到我们现在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2mm甚至更小,不需缝合,自然术后视力恢复快而好。

第三,人工晶体就是我们白内障手术中置换进去的一个重要物体。我们之前说白内障就是透明的玻璃变成了磨砂玻璃,那么手术呢就是把磨砂玻璃拆掉重新换一块透明的玻璃上去。那么这个换上去的玻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看东西的结果。人工晶体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材质不同功能不同,就好比一辆车,车子都可以开,但是不同的车性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人工晶体来说就是看到的视觉质量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人工晶体都是进口人工晶体,但是进口人工晶体也分不同档次,最普通的就是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那如果患者本身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话可以选择高端的人工晶体。高端的人工晶体包括散光晶体、多焦点晶体等。散光晶体是用来矫正患者本身角膜上存在的散光的,如果患者术前检查的时候发现角膜有散光,那么患者有两种选择,一个就是选择普通晶体然后术后戴矫正散光的眼镜,另外一种就是直接选择带散光矫正功能的人工晶体,术后就不需戴眼镜矫正。大家都知道我们年轻人的眼睛是可以看近看远自由调节的,但是年纪大了以后看近就不清楚了,也就是通常说的老花,需要戴老花眼镜矫正,同样普通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需要戴老花眼镜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