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被评为市劳动模范集体

作者:严丽萍|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8日| 人浏览

 

57日下午,我市举行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东阳市人民医院获“东阳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市委书记楼琅坚,市委副书记、市长黄胜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志杰,副市长范锐,市政协副主席黄阳明等出席会议。市人民医院院长吕忠代表医院受奖。

 

一、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流砥柱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争分夺秒的战时状态,东阳市人民医院6天建成东阳市新冠肺炎第二定点医院,率先在浙中西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完成19例新冠病人清零。2021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东阳市人民医院牢牢守住医院“三道门”,高标准建成东阳市首个方舱接种点,全力承担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军事化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演练,坚决筑牢保障群众安全的“生命线”。2022年,在上虞、永康、衢州嘉兴、上海等多地出现疫情的紧急关头,东阳市人民医院上千人次职工无私无畏践行医者初心,彰显逆行之美。医院奋勇抗疫,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功勋卓著,省委、省政府授予该院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两个荣誉称号。

 

二、是浙江省县域首家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7月,东阳市人民医院被浙江省卫健委授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证书,成为全省第一家晋升三甲的县域综合医院。作为县域综合性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在医疗改革、精细管理、能力提升、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居全国县市级医院最前列。首次全国2398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考核位居第147,县(市)医院第一,进入全国参评医院A序列。根据浙江省质评办DRGS软件统计,东阳市人民医院的重大技术指标处在全省县市医院前3位,全省所有医院排序前20位。东阳市提前实现90%住院病人在县域内治疗的医改目标。医院能力提升和质量管理的做法和成效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三、是浙中地区技术实力雄厚的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体系完善,以“六个一”为策略开展学科建设和对外合作,重点推进“救心、救脑、救命”技术,着力发展创伤救治、心脑血管疾病救治,常规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手术、ECMO技术、心脏大血管手术、颅内肿瘤手术、颅脑损伤手术、脑动脉瘤夹闭、垂体瘤手术、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乳腺恶性肿瘤手术、胃恶性肿瘤手术、肝/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肾恶性肿瘤手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介入手术、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内镜治疗、肩关节镜手术、介入止血技术、脑血管溶栓取栓、急诊冠脉支架植入、试管婴儿技术、骨髓移植技术等核心技术。目前有25个术种进入全省前20名,15项手术位列全省县市级三级医院第一。

 

四、是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标杆医院。医院大力推进公立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化、全覆盖。推进制度管理,600多个活化的管理制度、100多个标准化作业程序、250多个临床路径,成为精细化管理的规程法则。把平衡计分卡、品管圈、丰田生产方式等现代管理工具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蔚然成风。先后获得东阳市长质量奖、金华市政府质量奖和浙江省卓越经营绩效奖。质量评价数据被浙江省卫健委质评办列为唯一质评参照。主办精细化管理学习班10多期,2000余人参加学习,东阳的精细化管理做法被广泛复制。

 

五、是率先实行理事会管理体制的公立医院。早在1993年东阳市人民医院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董事会(现改为理事会)为主体的医院治理结构。“三分开”的改革经验被吸收入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成熟案例,被《健康报》誉为“医疗领域的‘小岗村’”。以此为基础的理事会制度在北京、深圳等地陆续建立起来。东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2018年督查激励。

 

六、是医共体建设的样板医院。浙江省第一批启动医共体建设,东阳市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的主力军,6个市级医院和18家基层医疗机构组成一个医共体,实行“六统一”管理。承担医共体建设“总执行人”的任务,成功移植东阳市人民医院20多年改革和精细化管理经验,建立了标准化管理体系,执行照统一的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人才池、薪酬分配、质量管理、全科医生模块化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东阳解法”,在学习强国、健康报等媒体陆续报道,并获得了省政府的激励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