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1日| 人浏览
脑动脉瘤突发破裂出血,七旬阿婆命悬一线……
上周三,江北街道76岁的周老太太突发颈内动脉分叉段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被家人紧急送医。
面对危机且复杂的病情,人民医院脑外科团队迅速反应,为周老太施行了复杂性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
术后,周老太摆脱了生命危险,现转入康复治疗。
老太突发头痛恶心
情况万分危机
9月8日晚上,吃过晚饭的周老太正准备在沙发上休息。突然,一阵疼痛从头部传来,瞬间让她痛的皱起了眼。接着,疼痛感也并未消失,一股股的胀痛让周老太难以忍受。
更严重的是,不多时,伴着头痛,周老太还有了恶心呕吐的感觉,整个脑袋顿时昏沉了起来。
见周老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家人们也坐不住了,赶紧将她送往了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
经过细致的检查,医生发现周老太的情况并不乐观。此时周老太颈内动脉分叉段的动脉瘤已发生破裂,血液直接流入了蛛网膜下腔。
据脑外科主任方军康介绍,动脉瘤一旦出现破裂是非常致命的,大多数人会错过抢救时间,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它比恶性肿瘤来得更加凶险。
时间一分一秒都耽搁不起,经过脑外科团队的讨论,决定由方军康主任主刀,为周老太施行复杂性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
妙手施术
七旬太婆转危为安
手术方案确定后,周老太立即被推入了手术室。
待术前准备完毕后,方军康主任上台,开始为周老太施行手术。
在显微镜下,逐步深入探查病患处。当周阿婆的左侧颈内动脉被逐步分离出时,医生发现她的颈内动脉部分硬化。
继续探查,发现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的末端,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偏前动脉起始部,瘤颈宽约4.5mm。
由于动脉瘤壁只有薄薄的一层,在分离动脉瘤时就考验着医生的耐心和技术。
手术在紧张的进行着,手术室外的家属也在焦急的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手术台上,威胁周阿婆生命的“元凶”正在一点点的被分离……
当动脉瘤被完全夹闭后,手术顺利结束,周阿婆的病情转危为安!
听到手术室传来的好消息,周阿婆的家人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目前,周阿婆正在康复恢复当中。
什么是动脉瘤?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波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颅内动脉瘤十分危险,第一次破裂会有25%的人有生命危险,原因是一旦破裂会导致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严重脑损伤。包括广泛脑血管痉挛(导致重要脑组织功能受损),脑内血肿,颅内压力增高诱发脑疝(脑疝可导致突然昏迷,呼吸心跳停止)等,都会威胁生命。
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都是动脉瘤破裂的诱发因素。
有一些未破裂的动脉瘤可能形成血栓,从而愈合。但是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自愈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会再次发生出血,因此要积极进行治疗,闭塞动脉瘤,防止再出血。
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目前在东大楼5楼,床位52张。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专科护士20人。
科室拥有进口美国产MAYFIELC脑外科手术专用头架2台,德国产LEICA手术显微镜2台和美国MEDTRONIC高速气动磨钻各2台,神经电生理监测1台,术中超声1台,术中超声刀1台,常规手术和显微手术器械齐全。近10年来,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胶质瘤、椎管内肿瘤等手术已经常规开展。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已经熟练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保障下更加安全有效。
目前形成3个亚专业组: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及功能外科,年总手术量500例,4个技术病种进入全省前20位。
专家介绍
方军康,神经外科主任,浙江省卒中学会理事,浙江省神经修复学委员,金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2000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赴浙二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深造。对于颅脑损伤、脑出血、脑动脉瘤、椎管肿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具有丰富的经验,曾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 上一篇:老汉突发心肌梗死危在旦夕!两院区联合抢救成功[ 10-21 ]
下一篇:这些预防方法,让你远离帕金森[ 1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