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1日| 人浏览
全中国最多人得的病,一辈子吃药?医生这样说……
在众多高血压患者中,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相当低。
面对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必须改变一些患者的错误观念,纠正认识上的误区,采取规范的策略防治高血压,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
今天我们请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夏志强就高血压控制的问题以及结合门诊中大家遇到的较多的问题做一些解答。
01
血压高了就一定要吃药吗?
首先要正确测量血压,最重要的休息10-15分钟后测量。非同日3次以上自测血压大于135/85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如果测血压大于180/110,休息后复测血压,如仍大于180/110,应当立即就医,开始药物控制血压。
160-180/100-110通常需要饮食+运动+药物控制血压。
如果(轻度升高)仅收缩压 < 160 mmHg 且舒张压 < 100 mmHg 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 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 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 若仍未达标, 再启动药物治疗。
02
如何正确监测血压
一般采用电子血压计,推荐使用上臂式,不建议使用腕式电子血压计。
初始阶段:初诊高血压或初始家庭血压测量者,应该每天早(6:00~9:00)和晚(18:00~21:00)各测 1 次,每次测量 2 次,间隔 1 分钟,取均值。连续自测 7d,去除第 1d 血压值,就算后 6 天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治疗的参考。也可以至医院查24小时的动态血压。
治疗及随访阶段:
血压稳定且达标则每周自测 1 天,早晚各 1 次;
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则应加大频率;
随访阶段为长期观察,每三个月重复一次初始阶段的频率,即早晚各测 1 次,连续 7 天。
早上测血压最好在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晚上建议测量晚饭后、洗浴后、服药后的「就寝前血压」。
坐着量还是站着量?量左手还是右手?最常采用坐位或仰卧位,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需要时可测量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 3 min 后进行。初次测量两侧上臂(肱动脉)血压,往后选取血压高的一侧进行测量。当两臂血压(收缩压)差值>20 mmHg 时,需要至高血压门诊就诊,进行四肢血压测量并进一步检查评估原因。
03
关于降压药
药吃上了是不是就停不下来了?
这是很好的问题,很多人有这方面的担忧,尤其是年轻的朋友,或者备孕的朋友。其实这也是一个普遍的事情,也确实多数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我们要做的其实是观念的改变,血压未控制带来的危害比长期服药带来的危害要大的多,权衡利弊,应当是把血压控制好为我们的目标。当然如果血压控制较好,继续饮食运动锻炼,逐渐分步骤减药,甚至到停药,监测血压情况,也是一种办法。
降压药会耐药吗?
一般不会。有人说我用某某药 5 年了,原来血压控制很好,近来又高了,是不是耐药了?不是。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都会逐渐增高,现在血压控制不好的原因是个体血压比原来更高了,而不是耐药了。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再加一种药物或把原来的药物加量,而不应尝试换药。
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正常,能停药吗?
如果用药前患者血压不是太高,并且近来很注意运动、减重、少吃盐,用药几个月后可以试着逐步停药,并且密切监测血压,部分病人停药后血压有可能不再升高。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那就赶紧恢复用药,并且以后不要再试图停药了。
一种降压药用久了需要更换吗?
有人担心一种降压药用久了会出现副作用,所以要求换药。其实大可不必。降压药的副作用一般出现于用药几周到几个月之内,如果用了数年没有出现副作用,说明能够良好耐受,只要血压控制满意就不必换药。
03
医生提醒
1. 发现血压升高后,应当重视,可在家自测血压并记录,至家庭医生或卫生院就医;有条件也可至心内科专科门诊就诊,详尽评估高血压,与医师制定一个血压测量并控制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精神及药物等方面。
2. 学会监测好自己的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是控制血压关键。
3. 规律医院复诊,监测血压控制情况,如动态血压评估血压控制情况,监测高血压对心脏、肾、动脉损害情况。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药物。
4. 改变自己的观念,关键是血压达标,害怕吃药、害怕吃一辈子的药、担心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不能成为不控制血压的借口,更不要道途听说。
专家介绍:
夏志强,心内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曾赴浙二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各种心力衰竭的诊治。
< 上一篇:惊魂!19岁女子马桶产下一女儿 !目前母子平安…….[ 10-21 ]
下一篇:国庆献礼 东阳市人民医院举行隆重升旗仪式,向伟大的共和国致敬[ 1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