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讯员 李斐铭 本报记者 李水根|发布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人浏览
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高的学科,仅有理论知识不能满足临床要求。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出台的《外科医生培养办法》规定,凡本科毕业工作未满五年、硕士未满四年的外科医生,须纳入师承制范畴,对象包括所有以手术为诊疗手段的学科,涵盖了外科、妇产科、眼耳鼻喉科及其分支学科如胸外科、骨科、脑外科等。师承制培养的目标是,通过五年“一对一”教学,年轻外科医生能独立完成本专科65%以上的手术操作。东阳市人民医院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推行师承制培养外科医生,凡毕业五年内的新外科医生,须通过“拜师学艺”完成“规定动作”,并通过考核后才能出师,独立施行相关手术操作。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西医生,在国内尚不多见。
新规定明确,师傅由经过医院筛选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外科医生培训过程分为基础、中级、高级3个阶段,分别给予2年半、1年半和1年时间,前一阶段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基础培训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外科基本技能培训。中级培训要求熟练掌握外科解剖、手术指征及术后的处理,手术操作要求能完成医院规定的中级培训手术项目。高级培训主要是培养外科医生的独立手术能力,针对各专科中有一定难度的手术,理论知识要求能掌握各专科所有病种的诊疗常规,手术操作要求能熟练完成医院规定的高级培训手术项目。
规定还明确,科主任是本科所有培训医生的老师,并负责组织教学推进和考核。为了避免徒弟因为老师的原因偏科,医院鼓励老师在一年中有三个月的交换期,并规定培训手术不分组,向所有徒弟开放,培训医生可以参加另一组的培训手术,另一组的上级医生协助带教。
为保证培训质量,医院对徒弟统一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由医院命题,操作考核分为现场手术考核和手术数量的考核,一项不合格就不能出师。顺利出师的师傅、徒弟均能获得奖励;未能按时完成培训计划的,徒弟将延迟聘为主治医师,考核不合格,师傅将被取消带教资格。
陈亮是该院首批列入师承制培养的26位外科医生之一,定岗在小儿外科,师傅是杜为兵副主任医师。陈亮说:“去年毕业进入医院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科室的上级医生也负有带教责任,但因为没有确定师傅,学哪些手术也没有事先明确,老师们工作很忙,手术往往由他们自己完成,所以感觉进步不快。今年10月开始,杜为兵老师为我制订了学习计划,常常在手术前和我一起看病人,复习手术步骤,指出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手术当中还逐步讲解,感觉收效特别大。短短的两个月里,我已主刀好几例手术了。”妇科的郭锦芳副主任医师则表示,做了师傅,肩上就有压力。以前做手术只要动手就行了,现在还要动口,让徒弟上一次台搞清楚一两个问题,这就要在手术前花功夫做准备。还有一层压力来自医院的统一考核,“不仅是考徒弟,也是考师傅。”郭锦芳说,“徒弟考核通不过,师傅脸上亦无光。”
< 上一篇:面瘫手术有了导航图[ 11-24 ]
下一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观察 浙江:为医院“去行政化”探路[ 0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