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璐|发布日期:2014年08月05日| 人浏览
从最初金华日报参与的“爱心”行动,到后来由省红十字会牵头的“康心基金”项目,东阳市人民医院针对贫困心脏病患者的救助行动已经坚持了5年。
7月31日,省红十字会与东阳市人民医院共同宣布,“康心基金”项目自2011年8月启动以来,3年里共用269.5万元救助款帮助了203名心脏病患者,帮助他们重获健康。从8月1日开始,新一轮3年救助行动计划再次启动,有需要的患者可马上申请。
爱,新生与力量
今年49岁的永康汉子杜小宁曾是个非常健壮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挑水不用扁担,玩吊环还要挂个15公斤的哑铃。
然而,二十来岁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后,一切都变了。他扛不动重物,走路总落在别人后面,父母家住在5楼,他爬楼梯就要半个小时。因为怕自己虚弱的样子被父母看到,父母打电话叫他去吃饭,他总是能推就推。他也曾到处寻医问药,但哪里都说没办法,他只得死了这条心。
直到2012年,家人在报上看到了东阳市人民医院义诊的消息,他跑去看,并告诉医生,自己心脏已经肥大,估计是做不了手术了。没想到医生说,做过比他还严重的患者,很成功,让他尽快手术。
杜小宁回忆说,那时候心想:这是真的吗?真的还有救吗?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年11月,他动了手术,重获健康。医药费共7.2万元,康心基金救助了1.5万元,加上医保报销,自己只承担了789元。
“这是我的重生。”杜小宁说。他又能像以前那样,走楼梯一跨就是两级,扛什么都不累。每两天他都会去一次父母家,给老人买菜,陪他们聊天。
贵州省兴义市贞丰县的黎政碧一家也是受益者。采访过程中,他的一双儿女一直在打打闹闹,活泼可爱。然而,他们刚出生时可不是这样。
姐姐馨馨从小体弱,甚至哭得厉害了会嘴唇发紫。到医院一看,发现是先天性心脏病。但因为费用不菲,他们做不起手术。2011年,馨馨接受“康心基金”资助,手术成功。
去年,弟弟锐锐出生,发现有同样的疾病,但这回夫妻俩已经不慌了,他们再次申请了资助,锐锐也得救了。
新一轮申请今起开始
从8月1日起,“康心基金”开始新一周期行动,给金华、衢州两市和丽水市缙云县以及部分有合作意向的县(市、区)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困难家庭的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提供救助。同时,捐款额从原先的每年75万元,提高到每年100万元,连捐3年。
救助标准如下:参加浙江省新农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列入“两病两保”试点县(市、区)的患者,采取对“两病两保”可报销医药费外的余额实行全额补差的方式给予救助;参加省新农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非“两病两保”试点县(市、区)的患者,按照医药费经医疗保险报销后自负部分的65%予以救助;没有参加省新农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患者,救助额度根据实际发生医药费的50%予以救助。
符合救助标准的患者可向东阳市人民医院提出救助申请,提交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在该院的诊断证明、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医药费结算发票,由东阳市红十字会审批同意,即可获得资助。
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前一周期相比,新周期的救助病种也扩大到所有需要手术的心脏病类别。
贫困患者也可以拨打《新闻三秒区》热线电话83186666申请。
链接:
从“爱心”行动到“康心基金”
2009年7月,东阳市人民医院与东阳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爱心”行动,金华日报报《新闻三秒区》参与其中,受委托寻找20名金华范围内的贫困心脏病患者。
2010年8月,“爱心”行动扩大救助范围,从金华市范围扩大至金华市、衢州市各县(市、区)及缙云县、嵊州市。
2011年8月,“爱心”行动升级为康心基金(心脏病)救助项目,由省红十字会主办,东阳市红十字会和东阳人民医院承办。同时,金华日报和东阳市人民医院继续开展名为“圆一颗童心、许一个未来”的心脏病患儿救助行动。
< 上一篇:金丽衢心脏病患者最高可获3万元补助[ 08-05 ]
下一篇:东阳市人民医院可微信挂号了[ 08-22 ] >